俄羅斯青少年的「集體自殺遊戲」---「藍鯨」,聽說玩完的都「沒有一個成功活下來」!

  「在俄語裏面,關乎美好的詞語幾乎都是以 С字母打頭的,比如說性(Секс)、星期六( Суббота)、家庭( Семья)——當然,還少不了自殺( Самоубийство)和藍鯨( Синий Кит)。」     上個星期日,來自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地區的兩名初三美少女從14層高的老式蘇維埃公寓跳下,雙雙身亡; 事發前一天,一位貝加爾區赤塔的14歲少女卧軌自殺,被火車撞得血肉橫飛; 緊接着,本周一又爆出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15歲少女墜樓摔摔成殘疾的新聞。 俄羅斯的媒體報刊持續三天被青少年自殺的新聞占據頭版,包括烏克蘭、保加利亞和阿塞拜疆。     Veronika Volkova(左),16歲;Yulia Konstantinova(右),15歲。   普京親自操控的聯邦安全局在安全報告里告誡政府,網絡煽動青少年自殺的泛濫問題已經危在旦夕。 據統計,從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前蘇聯國家至少發生了130起青少年離奇自殺案件。   令西伯利亞巨熊更加顫抖的是——這其中的80起自殺現場都有視頻記錄,並且全部被上傳到了東歐最大的交友社區網站Vkontakte上。   VK上的自殺視頻封面   死者遺體的照片、沾滿血跡和腦漿的衣物,甚至死前的聊天記錄都在VK的一些特殊群組裡有着極高的地下交易需求。   兩年前,17歲女孩莫斯科女孩Rita Palenkova在決定用一種異常慘烈的方式結束掉年輕的生命前,在VK上發佈了兩張自拍,示意大家不要安慰她,幾秒鐘後,她毅然決然地躺進了被火車疾馳碾過的鐵軌里。   Rita獻祭自己的「瀟灑」姿態在Vkontakte上吸引了一批狂熱的崇拜者,她生前的所有照片和遺物都被一群神秘組織炒上了天價。   視頻圖片中的所有案發現場都相距甚遠,死者家庭幸福完整,找不到任何自殺動機,但警方深入用戶網絡行為的調查發現了其中的玄機。   不論用戶生前用過的VK賬號還是Instagram和Facebook,一切線索都指向了把這個群體共同關聯起來的一個符號圖騰——藍鯨。       初三學生Yulia在今年2月11號通過facebook發佈過一張神秘的藍鯨貼圖並留下遺言:「結束了」。   「藍鯨」的群組標誌早在2015年就已經出現在VKontakte上,事故接連發生後,西方記者從小組內部挖掘出來的故事讓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群年輕人的聚會跟邪教相比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陷入了一個煽動摧殘自我的邪惡組織。   鯨群有躍出海面,在灘塗上擱淺自殺的集體行為,如果看過藍鯨alice的故事,你應該能夠明白是怎麼回事。   6天前,自由歐洲電台(RadioFreeEurope/RadioLiberty)的記者假扮成試圖殉道的15歲懵懂少女,披露出了混進「藍鯨」組織的接頭對話:   「我想玩這遊戲。」 「你確定?一旦參與你就沒有回頭路了。」 「沒有回頭路是什麼意思?」 「遊戲一開始你就必須玩下去了。」 「我確定自己已經準備好面對挑戰了。」 「你需要認真執行每一個步驟,你不能給任何人透露我們的對話,完成任務之後拍個照證明自己,最後你 的終極目標是自殺,如果你不能完成,我們會幫助你,你想好了嗎?」 「那如果到時候我想反悔了怎麼辦?」 「我們會掌握你所有的個人信息,一旦接受了就永遠別想全身而退。」   參與遊戲的模式是先申請進入一個「小分隊」,每個小組都有一個自稱監護人的群主,由這位幕後的黑手向所有自殺小組成員發出指令。 玩家每天都會分配到一個新任務,一旦你入了坑,監護人便會要求你填寫所有個人信息資料包括父母的信息和家庭住址。 參與者需要歷經50天的試煉, 所有成員都需要按照指示完成各項任務,從給私處拍照到割腕放血,每天的難度都會越來越虐心,而到了第50天就堪稱是「生命的終結章」了。     未遂的「殉道者」。   Youtube和VK上的視頻明顯能看見有教徒在觀摩,成員自殺的時候會有其他未滿50天的成員「學習」,自殺行為是集體式的,沒有人會阻止你。   無論如何,你不能把情況透露給任何人,完成一步任務就需要上傳一張照片給監護人,如果做到最後一步想反悔,不是你死就是你的家人。 比起 「You are a dead man(你死定了)」 更恐怖的威脅是 「You are a naked man.(你是裸體的)」,在「藍鯨」組織里,暗網世界的遊戲規則被搬到了「明網」來。   大部分人第一天接到的任務都是用小刀在手臂上納投名狀,這是「監護人」教唆你摧殘自我意志,讓你自我催眠成徹底廢人的第一步。       這應該是個積極分子,急需得到「組織」的認可。   他們掌握着青少年熟悉的語言文化,不斷地鼓勵毒品濫用和否定社會包容性,見女孩就說你肥,男人都是piece of shit,一步步催生參與者產生輕生的念頭。   「在俄語裏面,關乎美好的詞語幾乎都是以С字母打頭的,比如說性(Секс)、星期六(Суббота)、家庭(Семья)——當然,還少不了自殺(Самоубийство)和藍鯨(Синий Кит)。」   最讓人想不通的是,如果你想要成為監護人,只需要花60歐元就能行使「生殺大計」在握的權力。   自由歐洲電台記者對「監護人」的暗訪,讓他們覺得自己智商有問題。   他們同時利用了當代年輕人痛苦當下,無法融合認同和歸屬感的認知脆弱以及被社會固化頭腦的人類,想要操控他人的權力慾望。   「藍鯨組織」的原教旨創始人控制着十多個討論群,他們用過的小組標籤包括#深海鯨群、#F58、#靜謐的房間以及#4點20分叫醒我等等。   遊戲在社交網絡上掩人耳目的對接暗號無數,但「藍鯨」是被年輕的忠實信徒最廣為流傳的標籤圖騰,圖為幕後幫主麾下的「自殺小分隊」清單。   「我一個在哈薩克斯坦的朋友他們學校就有人玩這個遊戲,好像七八個人吧,還好發現得及時,沒有自殺,聽我朋友說阿拉木圖已經有個八年級的女生跳樓自殺了。」   光是#4點20分叫醒我一個小組,在被封禁前就擁有25萬個訂閱者。 從聖彼得堡到基輔乃至廣袤的西伯利亞平原,這項恐怖網絡社交遊戲的觀看者已經遍及了整個俄羅斯和中亞地區。     俄羅斯公共網絡技術中心的追蹤顯示,僅僅今年1月20號一天內,就有4000名用戶在Vkontakte上繼續使用「藍鯨」組織相關的其他標籤建立組群。   為了抑制「藍鯨狂潮」席捲的社會恐慌,吉爾吉斯斯坦的白鯨牆繪成為了無辜犧牲的陪葬品,這面足足占據了100平方米的巨幅宣傳畫本來在幾個月前深受當地人的喜愛,一夜之間已經被警方刷成了空白。     「這齣鮮明的案例證明了公眾的注意力是多麼容易受到網絡恐懼的支配。」 俄羅斯視頻媒體《真實亞洲》(Living Asia)的主編Dimitry Motinov對牆繪藝術為自殺組織的背鍋感到痛心和失望。   俄羅斯的議員開始提案立法解決問題,哈薩克斯坦的警察檢查了每一個青少年的網絡行為,甚至有人開始呼籲禁止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   直到2016年10月,俄羅斯政府宣稱「邪教頭目」落網,幕後組織者居然是位年僅21歲的大學生。   菲利普·布德金,綽號狐狸。   面對15條逝去生命的犯罪指控,狐狸的反應十分得意,甚至還主動承擔了政府沒有調查出來的另外三名受害者的死亡責任。   「是18個。」 「他們死得很快樂。」 「我賦予了他們生活中得不到的東西:幸福感,認同和生命的連接。」   更加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菲利普落網,這個荒謬的遊戲仍舊在悄無聲息地繼續着,他像瘟疫一樣甚至把觸手伸進了純潔的大中華!   用QQ搜群「4點20叫醒我」,連Logo都和VK上的一樣,目前有30多個成員,標籤都是00後,真心祝福他們都是觀眾,或者鬧着玩的。   人類以窺視別人悲慘為食的獸性,滋長了這種病態社群的蔓延。 互聯網讓你獲得認可的機會,同時也降低了你獲得認同的門檻,費斯廷格的去個體化,在群體中個體責任感會降低,一個人不敢抬的槓,在群體中彷彿就變輕了一樣。 所謂集體無意識,一旦成為社群中的一體,每個人都很樂於沉浸在寬慰中的迷失,包括作惡本身。   本文已獲 公路商店授權 微信號:zailushangzazhi
原文標題:俄羅斯青少年的集體自殺狂歡——「藍鯨」社交遊戲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 fun.foodpara.com 2024   |   Privacy Policy